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房地产泡沫产生与土地和住房供应完全没有关系

21世纪经济  2012-10-01 10:10

[摘要] 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地产大嘴”任志强预言,受土地供应情况的影响,明年3月份楼价将暴涨。近日任志强又修正了这个预言:房价在明年3月之前就会暴涨。地产界另一大亨潘石屹表示:如果只从开工面积和供应量看,会得到与任志强一样的结论。

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地产大嘴”任志强预言,受土地供应情况的影响,明年3月份楼价将暴涨。近日任志强又修正了这个预言:房价在明年3月之前就会暴涨。地产界另一大亨潘石屹表示:如果只从开工面积和供应量看,会得到与任志强一样的结论。

在知名学者方面,也有持这种供应不足房价上涨逻辑分析的,如,李稻葵教授。他最近表示,担心由于新开发商品房力度不够,从而会带来下一轮价格上升。而另一位北师大房地产市场知名教授董藩,在QE3刚一出台,就立刻发出微博呼吁:赶快买房吧,货币泛滥不涨太难,钱多了,实物量没变,对应关系怎样变化很清楚。

的确,土地供应和房屋新开工面积今年都在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7月,房屋开工面积同比下降9.8%;其中,住宅同比下降了13.4%。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1至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16.2%;土地成交价款同比下降了7.6%。恰是这两个数据,使得任、潘两位房地产大佬得出了房价3月份之前会暴涨的结论。

仅凭土地供应和房屋新开工下降数据和依据,就得出一个房价会暴涨结论,让人匪夷所思,但又在情理之中。这个“情理之中”所表达的是,所有的逻辑就是“因为涨所有涨”(就像谢霆锋歌里所唱:因为爱所以爱)。他们寻找到并选择的所有数据和依据,都是支持“因为涨所有涨”这个逻辑的,而反证都一律被排斥和过滤掉。这个逻辑,事实上在所有房地产泡沫国家中都曾出现过。

任、潘二人以及个别学者,为何可以仅凭土地和新房开工这个“孤证而立”呢?众所周知,“孤证不立”、“孤证不能定案”或“孤证不能定说”。那是因为他们这样一条逻辑:因为过去“正确”所以未来也会一直正确。因此,他们可以这样有恃无恐,孤证而立、“孤证定案”和“孤证定说”了。我们已反复见证了经济常识一再被扔进火里燃烧。

他们的“孤证”只分析了开发商的库存和新购土地,完全排除了市场上谁也不知的二手库存房(包括市场空置房),还排除了开发商原有的土地储备,也不考虑地方政府的庞大土地储备。所有对房价上涨的反证都被屏蔽了,可见他们和他们的依据和逻辑多么地孤家寡人了。反证包括但不仅于此的房企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去供应的现实和过程,这些反证数据都可以在上市公司上半年公开数据中查到(笔者曾撰文分析过了)。在中国,凡是属于市场化竞争的“物”(行业),没有不过剩的。

在中国,支持房地产多头的最强有力的依据是:城市化。且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还需20-30年才能完成。因此,房价还会继续上涨,至少还会上涨10年时间。但这个依据和逻辑已经显露出其巨大破绽来了。温总理最近已经承认中国的城市化是有缺陷的。这个缺陷在于,笔者归纳为:中国的城市化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是土地、住房、摩天大楼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化,概言之,是“物”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也就是说,“物”早已超越了人的城市化或市场自发形成的市场化。

所有购房者都知道的是,住房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同样,懂一点经济和金融学常识的人都清楚,消费品和投资品两者的定价机制完全不同。前者由供求关系决定;后者由投资者对投资品未来的和风险预期决定,与供求没有关系。如果,我们不能辨别清楚这点或混淆这点,答案很清楚,我们都会得出和任、潘二人同样的结论:目前的住房供应不足自然会推动未来的房价上涨甚至暴涨。

消费品转化为投资品的购买行为,在经济学早已有研究和定论,就是消费的异化,也被成为商品拜物教。在中国,这表现为“住房拜物教”。可以毫无疑问地说,现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房价是由投资品定价机制完成,而供求关系已被裹挟或丧失定价权。最简单理解这个逻辑的,是经济学家徐滇庆一句话:12亿人买不起房,1亿人买多套房。

从实证研究上,完全可以证明,房地产泡沫与供应无关。这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事实上,从日本1991年房地产大泡沫破灭,到2006年的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再到最近的爱尔兰和西班牙房价泡沫破灭,都证明了这点:房地产泡沫产生与土地(注意:西方国家是没有土地垄断的)和住房供应无关。

房地产泡沫与什么直接关联呢?各国经验均表明,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与货币信贷直接关联。这里仅以美国房产泡沫与信贷杠杆的关系为例说明,2001年至2006年美国房价上涨了一倍,而其住房按揭贷款增长了150%,而同期国民收入和GDP的增长都没有如此快速。

关于房产或资产价格泡沫与信贷扩张的关系,全球最了解这个奥秘的金融大鳄索罗斯就曾说过:“信贷工具的收缩与扩张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源泉。”而把这个金融逻辑也是讲得最清楚的是,经济学家明斯基。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其后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明斯基拐点(或时刻)”。需要指出的是,明斯基生前并不被人认知,而是其死后全球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证明了他的理论。

在中国、在房地产市场,用事实数据说话。中国房价上涨的是2002-2003年开始起步,至今上涨平均约为8-10倍。其中,2008年4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房价翻了一番。对应我们来看看中国的货币和信贷增长情况:广义货币(M2)2002年末为18万亿、至今年6月为92万亿,增长了5倍;2000年人民币贷款余额10万亿、至今已超过60万亿,增长6倍,其中2008年末为30万亿至今又翻了一倍;公布的央行统计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超过6倍,也即2002年到2011年间,该数据由2万亿扩大到12.83万亿元。货币、信贷和融资(还没有包括热钱流入)三个资金(杠杆)因素,恰是房价快速上涨的直接和根本原因。合谋者很多但主谋却是资金杠杆推动。

数据如果看不清楚这点,我们在来对比一下相对数据的比较:过去10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年均是25-30%,而M2平均增速是18%左右,人民币贷款增速在15%以上,社会融资规模增速高达22%,而GDP年均增速10%,国民收入年均增速更低只有7%左右。一个收入增速仅7%面对的是,货币、信贷、社会融资增速都在15%以上、以及房地产增速在25%以上,而且长达10年时间,如何会有供应不足的“谬论”? 事实上,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价格已经把价值拧成麻花了。任何资产价格泡沫背后都有信贷杠杆的影子。

如果再把时间放到过去30年的背景下,可以看得更清楚,数据统计显示,1978年至2009年,我国GDP增长了92倍,而广义货币M2增长了705倍。最直接和更有力的依据就是M2与GDP的比值去年末就超过了1.8倍,目前又超过了1.9倍。同样的比值,美国去年为0.64倍,欧元区为0.8倍。因此,笔者曾多次指出:中国的房地产“财富”,从货币的角度审视,不过是货币幻觉。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货币经济”有其合理性。换句话说,就是中国计划经济转向商品、货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个货币化过程。这个个货币化过程已经经历了商品吸纳、要素吸纳和资产吸纳三个完整的阶段。这货币化过程也是过去通胀和房价上涨的基础和机制。同样,中国的货币化已经超额完成其“任务”。而拐点已经来到。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得知,在加上目前和未来房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国内和全球经济趋势、市场预期、市场饱和度等等,笔者得出的结论任志强和潘石屹地产大佬的结论完全相反:等不到明年3月份房价就会暴跌,至少会开始处于下降通道中。

近期房企密集拿地不断见诸媒体,被渲染成“抢地潮”再现,引发市场猜测或验证土地和住房供应不足房价将上涨的论调。但《21世纪经济报道》同样披露了,总裁万科“道破天机”:因为部分地域地块价格几乎回到了2008年。这仅是开始而已。

任、潘二人以及一些学者仅凭土地供应和新屋开工率推断出:明年3月份甚至之前房价会暴涨的结论。可以说是再继续“赌”未来。而且过去他们一直在“赌”,而且“赌”大了。对此,笔者不会借用西方做空中国的恐怖言论来驳斥,但需要用中国人都能接受的巴菲特两年前的一句话回答:“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赌博,而且赌得很大,有一群人在大面积地豪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